《跳水》说课稿

时间:2024-08-29 10:42:22
《跳水》说课稿

《跳水》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跳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水》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学习字词,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比较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2、语言点拨3、抓重点词句4、朗读感悟等等。

三、说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

2、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在本组课文中学习运用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

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

4、合作与交流。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整知感知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短片,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感悟情理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的东西。讲读一,二段时,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①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三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②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利用幻灯出示惊险语句,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通过指导朗读,填读形容危急情况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③寻求挽救办法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通过体会船长心情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然后通过分析跳水的好处,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总结全文

学习表达方法,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最后以"从文中角色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跳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发生的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而走上横木陷入了险境,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同时告诉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故事性很强,要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果。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习船长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这一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船长当时面对的处境,以及船长采取的方法好在哪里。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要重点注意故事的结尾部分,体会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本课描写水手的篇幅很多,要了解这些内容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前要安排预习,课堂上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 ……此处隐藏13125个字……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的"读"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同时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在努力营造和谐,自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中,提供给学生个性学习和阅读的"自我发展"时间和空间,鼓励,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课时通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借助课外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二课时将着重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依据文本,学情和理念,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1、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船长的沉着镇静,机智果断。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质,能正确表达。

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层次:

1、浏览课文,理清脉络。本环节旨在训练学生浏览,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品读课文,体验情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是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本环节通过品读,体验,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3、诵读课文,分析人物。训练学生把握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4、再读课文,畅谈感受。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理解的深化,思想的升华,并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读"贯穿课堂的始终,因此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诵读感悟。朗读是感受,体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我们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紧扣作品语言,让学生感知形象美,意蕴美,思想美,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层次说明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让学生采用接龙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事物产生变化时的内在联系。首先教师给出首尾两个情节描写的短语,然后让学生依据提示进行填空。参考答案如下:水手逗猴子—→猴子(戏孩子)—→(孩子陷绝境)—→(绝境得逃生)—→逃生靠船长

二、品读课文,体验情境。

朗读1———2段,画批词语,理解这些词语对情节发展起到的铺垫作用。抓住"风平浪静"体会:因风平浪静而无事生非,因风平浪静而获救。抓住"放肆"体会猴子的肆无忌惮。抓住"爬上桅杆"引出后文。

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默读3———8段,让学生简单画批,抓住表示孩子情绪变化的词语,想一想猴子是如何使孩子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提炼出(哭笑不得——脸红了——气急了——气极了——醒悟)等表示神态和心态的词语。

接着重点理解两个同音字"急"和"极"的意思,(急:生气;极:到达极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字能否调换位置其目的是感受孩子心态的变化,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当。然后分孩子,猴子,人们的表现,进行5,6自然段的分层朗读,感受孩子身处险境的原因。第二步是抓住重点词语,感知孩子身陷的是绝境。抓住"吓呆了"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出水手当时的神态,如:水手们目瞪口呆,傻傻地看着孩子等,以突出孩子境地之险。然后进行关联词语填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这两组关联词语,一个是条件关系,一个是假设关系,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从表达效果上进一步明白:这两句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无论失足与否,他面临的结局都将是死亡。充分体会孩子不仅身陷险境,更是身陷绝境。通过朗读体会。然后进行词语拓展,调出学生已有的词语积累,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再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朗读第七段,进一步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如:学生个体读的方法,语速的快,慢,重音的安排,来体现他个性的理解。或学生合作读的形式,如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的编排,展现理解后的表达。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源于这篇小说的写作特色。作者在险象环生这个情节上做了极力的铺陈,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在此做足文章。

三、诵读课文,分析人物。

1、展开想象,"想方设法"解救孩子,体会船长办法的唯一性。设想解救孩子的方法还有哪些可能有铺垫子,上去救助等方法,但不能体现快速,有效,明白船长方法的唯一性。

2、分析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首先抓住描写船长的语句,感受他的品质。抓住"立刻","同时喊","原本"等词语体会他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其次进行角色置换,指导朗读。第一层次从朗读的方法进行指导,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教师的两次范读,对比朗读效果的不同。"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然后假设你就是孩子的父亲,你怎样向孩子喊话(指导学生朗读"一!二!"时要短促,有力,不容置疑,体会船长的心情,感受他的机智果断。)

体验需要入境,入境需要造境,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体验,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表达体验提供良好的语境。

最后理解四十秒钟的长短。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处理。首先借助生活体验到四十秒的时间很短。然后回归文本,体会破折号的用法。表示意思的转折。最后理解对于谁来说,四十秒时间太长了。让学生体会作为父亲,船长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这"四十秒"的体验,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引爆点,也是学生深度体验的起始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再读课文,畅谈感受。(从两个角度,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可以从船长,水手,孩子,故事内容的角度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2、浏览全文,体会写作方法和特色。让学生不仅明确写作的顺序,知道作者抓住言行刻画人物的方法,还能体会到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结束语:

本课设计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采取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体验,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活动中,感悟人物品质。使学生的心境始终沉浸在作品人物所引起的体验过程中。

另外,我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重点突出事情的发展和高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带领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引领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特点。

我的说课即将结束,但这个故事仍将延续回荡。因为它在传播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和我的学生,听到一个与我们民族同一旋律的回响。

《《跳水》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