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册《21、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读文感悟,学习写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农村,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熟悉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那如何从熟悉的景物中看出新意,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 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抄一抄优美的句子。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提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意图。
根据课文任务量,我将用两节课完成教学。第一节课的任务是通读课文及精读课文第1~4自然段。第二节课的任务是品读5~7自然段及识字。下面我说说第一节课的安排与意图。
1、激趣导题。通过教师语言描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对乡下生活有初步的感受,再引入课题,这样过渡比较自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中心引领,品读佳句。抓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首先(品读第一自然段)直奔“构成了一幅别有风趣的装饰”这一要点,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景,在比较中享受乡村生活。接着(品读第二自然段)通过读一读句子,图文结合,拓宽学生想象花的颜色、香味及“雨后春笋”的画面,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其次(品读第三自然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演,并用“有的…有的…有的”想象说话,享受乡下人家的生活乐趣。最后(品读第四自然段)通过小练笔,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渲染诗意,总结全文。根据板书设计总结课文,再出示诗歌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激发学生对乡下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乡下人家 门前种鲜花
(迷人、独特)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五单元 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有 二个故事《蚁国英雄》和《生命桥》,《蚁国英雄》讲的是一群蚂蚁团结合作,扭成一团,肝胆俱裂战胜火海的感人故事。
《生命桥》讲的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感人故事。故事场面悲壮,揪人心肺。是颇具匠心的,内涵极其丰富。
首先这两个小故事都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的关健时刻所表现出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对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情操的熏陶无疑是积极奋进的。其次,两个故事的悲剧的产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是人类自己进行反思的好例子。再次,两个故事语言优美,字字句句感人肺腑,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因此,本文是老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体验、学好语文、感受生活、熏陶情感、体验生命的极具人文性的佳作。
我预期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到蚂蚁、羚羊团结合作、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伟大的献身精神。
3、关注学生体验交流中新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习动物的合作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
2、通过学习感受动物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感悟动物的伟大,体验生命的伟大。
二、说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导入新授。
在教学前 我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一定想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生命壮歌》?《蚁国英雄》“英雄”做了什么?“生命桥”是怎样搭成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授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2、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首先,重视指导通过朗读的'理解。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采用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其次,理解的牵引。让学生读、画、议、再读的方式抓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备课时,为每一个环节,巧设小问题。出示的课件中,通过理解一些典型词语蚂蚁和羚羊的舍身精神。让学生知道动物它们不能用语言商量,却能在危机前,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这表现了动物的什么精神?这样的提问,一下子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大家的理解又会加深一层。总之,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3、巧抓想象点,使学生“情感蔓延”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在文中设计了两处想象训练:A、通过学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想对这些动物说些什么? B、生活中你知道那些人具有蚂蚁和羚羊的精神?学生一下子就情动才涌,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有说不尽的想法。
4、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处隐藏810个字……/p>
1、自读课文,找出祖母精心种养荷花的词句子
2、学生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3、默读课文,找出祖母剪荷叶送人治病的词句子
4、学生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三、简介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采用围绕中心问题,揣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解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谈体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见解,不强求统一。
在课堂中,我力图通过以下方法来体现我们小专题的研究成果
一、情境引入,渗透写法
开课伊始,出示荷叶的课件,生谈感受,师设计悬念,由物到人,渗透写法。这篇课文,看似写景,其实写人,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突破接受。在开课时做这样的铺垫,为结尾讲解写法时奠定基础,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概括词组,加强技能训练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听写词组的办法,再次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引导。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而本课的主要内容并不好概括,所以我采用了这种方法,目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能得到扎实有效的训练。
三、抓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在教学祖母精心种养和送人治病这两个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采用了“生自读——谈体会——师提升——生再感悟——感情朗读”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一步步对课文进行理解。课堂中我采用自读、默读、师生对接读、男女生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我虽然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问题,但我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在读中实现文道统一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5课文的第4—11自然段是重点段落,也体现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感受。鸟儿真的有语言吗?课文中的“我”真的能“听懂”鸟语,与鸟儿交谈吗?这是学生理解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去深切地体会“我”与鸟儿的那份亲密无间、心心相通的浓浓的人鸟情是我要重点把握的。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
其中目标3是重点也是难点。我预设用三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揭示课题,(板:鸟语)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然后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对“犒”“矫”“公冶长”等字词进行正音,并对一些不容易读好的句子留心指导,如“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仔细读课文,并适时梳理课文,如,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我”怎么会想要通晓鸟语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我”与鸟儿的交流?通过不同层面要求的读,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走进鸟的世界。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指名交流接着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森林画面及百鸟争鸣的热闹声音,生动的画面很自然地把学生引进了鸟儿的世界,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研读课文,感受人鸟情深。
课文的4—10自然段写的是作者与布谷鸟、喜鹊的两次对话,我准备“一扶一放”,与布谷鸟的对话,我准备扶着学生去研读感悟,分六步进行:
一“读”。引导学生自读4—9自然段,知道作者听懂了布谷鸟的叫声。
二“听”。多媒体展示布谷鸟及它的叫声,引导学生认真听,从而了解布谷鸟其实不会说话,那是作者根据鸟叫声进行的猜测,(板猜想)所以,我将提醒学生注意“种田织布”“勤劳刻苦”与“布谷布谷”句尾都以“u”压韵,读时要注意节奏。
三“演”。我将引导学生小组来演一演对话,表演时可戴上头饰,以使学生尽快融入角色。接着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无拘无束”“仿佛也变成了……鸟儿”等词句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引领学生感悟到“我”与鸟儿的倾心交流、物我相融。
四“质疑”。我将适时出示句子“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为什么呢?学生可畅谈自己的理解,我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
五“议”。为什么“我”和布谷鸟之间能达到这样心心相通、物我相融的境界呢?我将引领学生联系1—3自然段,找相关句子,了解到作者从小就爱看鸟儿“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板倾听)鸟儿的“歌声和软语”,为了想要和公冶长一样通晓鸟语,常和鸟儿去谈心聊天。
六“再听”。多媒体再次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引领学生用心听,用心揣摩鸟语,看看能不能听出自己的感悟。
关于和喜鹊的对话,我将利用媒体播放鸟叫声,然后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创造性地去解读,表演。
此时,我想学生已不单单满足于跟着作者走了,而也想让自己做一回鸟的知音人了,因此我将适时播放一些鸟叫声,如黄莺啦、百灵啦……让学生来猜猜它们在说些什么。这个拓展不仅有利于形成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爱鸟护鸟。
在学生激昂的情绪中我将引读并出示第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并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体会这些鸟儿是否拥有这种精神。另外,结合省略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和句式训练,即运用“从那里,我认识到 ;从 那里,我懂得了 ;从 那里,我学到了。”写一写还可以从其它鸟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此时此刻,不管是作者,还是学生,都将涌起强烈的感觉: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哇!(板人类的朋友)此时此刻,再来让学生读课文,定能达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拓展延伸,深化爱鸟认识。
1、看一看,你喜欢的鸟是什么样子?听听它们的叫声。
2、做一做,为护鸟做一件有益的事。
第三课时,主要是指导造句“疏忽”和“倍感亲切”,以及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以上只是我的预设,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少“生成”,我将作及时而相应的调整。
板书设计:
鸟语
倾听 猜想
人类的朋友
文档为doc格式